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英伟达下场AI制药激活CXO:A股公司如何“一鱼多吃”

激石外汇2023-07-14 11:59:18外汇资讯411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插上AI翅膀的CXO企业是否有望腾飞,正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美东时间7月12日,AI制药企业Recursion(RXRX.O)宣布,英伟达(Nvidia)以私募股权的形式投资了5000万美元。

Recursion还宣布计划与英伟达合作,以加快其在生物学和化学的人工智能(AI)基础模型的开发。

“我们与英伟达的合作代表了两家优秀公司一起帮助解决药物发现这项世界上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有了我们强大的数据集和英伟达的加速计算能力,我们计划在生物学和化学中创建具突破性的基础模型。”Recursion首席执行官Chris Gibson表示。

受此消息影响,Recursion当日收盘大涨78.17%。

该事件引发了A股对AI制药的关注,与AI制药概念相关的CXO板块集体上扬。

7月13日收盘,CXO企业药明康德(603259.SH)、康龙化成(300759.SZ)、美迪西(688202.SH)、凯莱英(002821.SH)和昭衍新药(603127.SH)涨幅分别达到5.88%、5.04%、4.83%、3.99%和3.71%。

不过部分企业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目前在AI制药领域的布局仍未有较多的成果,尚具不确定性。

“我们和AI软件公司的合作目前因为很多都是在研发的一个阶段吧,就是说能不能开发出一个适合我们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还不一定,这个要等到后面如果我们真的是有合作比较成功的,比如说有一个初步的产品,那个时候可能比较适合披露。”昭衍新药对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称。

变身数据要素?

美东时间7月12日,AI制药企业Recursion宣布获得英伟达5000万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同时还宣布二者计划在⽣物和化学AI基础模型的开发上展开合作。

“我们与英伟达的合作代表了两家优秀公司一起帮助解决药物发现这项世界上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有了我们强大的数据集和英伟达的加速计算能力,我们计划在生物学和化学中创建具突破性的基础模型。”Recursion首席执行官Chris Gibson表示。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亦表示二者的合作可以加速生物分子生成式AI模型的发展。

“生成式AI是发现新药物和疗法的革命性工具。我们很高兴能与Recursion世界级团队合作,他们正在利用Nvidia DGX和Nvidia AI软件进行数字生物学和化学的开创性工作,以加速开发生物分子生成式AI模型,促进生物医药公司的药物发现。”黄仁勋指出。

此消息一公布,Recursion当日收盘大涨78.17%。

这引发了资本市场对AI制药的关注。

据了解,目前生成式AI主要应用在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以加速药物靶点的发现以及高效生成候选药物。

“数据分析+生成式AI可针对创新靶点生成更多结构新颖、成药性高的新分子。通过对论文、临床数据、专利等海量数据训练,AI搜索深度和广度将远超经验丰富的药化学家,加速先导化合物筛选及PCC确认。对于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分子,AI可精准识别和预测化合物的药性。”民生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王班对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称。

作为AI制药必不可少的一环,CRO企业受到热议。

据了解,生成式AI制药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训练基础。英伟达与Recursion的合作正是“各取所需”。以前者所拥有的数据集作为基础,加之后者的超级计算的能力,二者或许可以打造更为强大的生物分子生成式AI模型。

如此背景下,掌握更多药物研发数据的CRO企业在AI制药领域,或具备更多优势。

浙商证券医药研究分析师孙建指出,CRO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借助服务药物研发过程积攒了大量数据,有机会成为AI+领域最大赢家。

“CRO最大的优势来自于丰富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既包括成功的也包括失败的经验,都将赋能完善数据库。搭建高通量数据生成能力的智能实验室,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孙建指出,“我们认为AI短期无法替代传统人力为主的CRO,且凭借丰富的数据优势,CRO可能成为AI+领域最大赢家。”

英伟达的入局让市场重新审视,CRO等在内的CXO企业在AI制药环节的价值。

7月13日收盘,CXO企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美迪西、凯莱英和昭衍新药涨幅分别达到5.88%、5.04%、4.83%、3.99%和3.71%。

“AI+”布局追踪

“AI+CRO”概念让A股市场振奋的B面,并非所有CXO企业在“AI加速药物发现”的领域有所布局。

今年4月,CXO企业凯莱英答投资者问时曾指出其在AI技术方面已有所布局。

“公司在AI技术方面致力于工艺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平台、智能化处理、运营整合、主动预测能力等。”凯莱英表示。

凯莱英向信风(ID:TradeWind01)确认,其AI的“主动预测能力”并不涉及药物发现领域。

“因为我们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药品的工艺开发和最后的商业化生产阶段,所以我们所说的智能制造取决于这种实验室的工艺开发,还有工艺改进,以及未来的制造。我们几乎是没有药物发现这块业务的。”凯莱英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在生成式AI领域有所布局的CXO企业昭衍新药承认,目前尚未迎来落地项目。

今年5月,昭衍新药同样向外界表达了对AI的看好观点。

“公司看好AI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和AI软件公司开展合作,以提高未来试验的效率和准确度,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申请和AI技术应用相关的国家课题,助力新药研发。”昭衍新药表示。

但昭衍新药也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目前尚未产出更多落地成果。

“我们和AI软件公司的合作目前因为很多都是在研发的一个阶段吧,就是说能不能开发出一个适合我们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还不一定,这个要等到后面如果我们真的是有合作比较成功的,比如说有一个初步的产品,那个时候可能比较适合披露。”昭衍新药对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CXO企业在AI制药领域的布局可以达到“一鱼多吃”的效果。

一方面,生成式AI提高靶点发现的效率后,相关药企的研发效率同样有望得到提速,这无疑提升了整个创新药行业的景气度,进而推动药企将研发等环节外包给CXO企业的积极性。

事实上,受到新冠研发相关订单减少的影响,不少CXO企业早已降低对2023年业绩的预期。

2022年报显示,药明康德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55亿元、88.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71.84%、72.91%。其预计2023年收入增速最高仅为7%。

最新披露的业绩似乎正在印证这一预期。药明康德2023年1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64亿元、21.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77%、31.97%,其中收入增速较2022年1季度放缓了66.01个百分点。

2022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21.08%、208.77%的凯莱英同样坦承,2023年业绩存在较大的增长压力,在预计今年整体增长情形时甚至将去年大订单的收入予以剔除。

“展望全年,在去年较大的业绩基数以及大订单陆续交付的情况下,公司业绩面临一定挑战。”凯莱英表示,“但是依然有信心保持小分子CDMO业务剔除大订单超历史水平的增长,以及新兴业务强劲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部分CXO企业选择参投AI制药企业,同时又成为后者的供应商斩获更多订单。

“AI加速靶点发现,但是不意味着用AI进行药物研发就不需要临床试验,所以这部分有可能还是要委托给CXO企业来完成,所以AI制药企业如果起来了,CXO的订单也会变多,相当于又给自己带来更多客户。”北京一位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从AI制药企业的招股书中亦可一窥CRO服务的重要性。已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的生成式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旗下的生成式AI药物研发平台“Pharma.AI”正是利用CRO企业的服务持续加强系统的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CXO企业还为英矽智能提供临床前测试、化合物合成以及制造服务。

2022年,英矽智能向关联方CRO A企业采购了0.21亿美元的技术服务。

“CRO A为我们的关联方,因其联属公司拥有我们已发行股本的5%以上。据我们所知,除CRO A外,我们于业务纪录期的其他四大供应商均为独立第三方。”英矽智能指出。

种种迹象表明,CRO A企业或正是英矽智能的间接股东药明康德。截至申报前,药明康德持有英矽智能6.45%的股份。

但由于目前全球尚未迎来首款AI药物的上市,AI制药的潜力仍然需要实际落地项目的验证。

这意味着,AI制药给CXO企业带来的业绩预期亟待时间兑现。

“业绩能不能兑现现在不好讲,因为落地的药物也没有,其实我没有看到太多的利好在境内释放。但确实有时候股价总是跑在业绩的前面。”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1902.html

分享给朋友:

“英伟达下场AI制药激活CXO:A股公司如何“一鱼多吃”” 的相关文章

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 本文来源:新华社,原文标题:《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

激石Pepperstone:昨天“吓崩”美股的报告,说了什么?

激石Pepperstone:昨天“吓崩”美股的报告,说了什么?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6月28日周二,投资者持续担心高通胀、经济失速和欧美主要央行激进加息诱发衰退,美股连续两日高开低走,小幅高开后无法维持涨势,开盘不到40分钟,科技股居多的纳指便率先转跌。 截至周二收盘,美股主要指数均两日连跌,纳指和纳指...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又一个大佬警告:美联储小心重蹈1970年代覆辙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表态将“无条件”对抗通胀,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仍然警告称,美联储可能会陷入1970和1980年代的政策“停停走走”导致通胀继续恶化的陷阱。 当地时间周三,El-Eria...

数字币崩盘,显卡遭殃

数字币崩盘,显卡遭殃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成也挖矿,败也挖矿,这可能就是显卡被数字货币左右的一生。 昔日数字货币交易盛行之时,显卡一卡难求。现在数字货币遭遇抛售潮,显卡也是“一损俱损”。 今年以来,全球各地的显卡价格都在持续下降,整体来看基本已经恢复到“发行价”...

如何理解“MCU砍单潮”?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1日,有媒体表示,全球前五大MCU厂产品价格腰斩,半导体芯片砍单降价风暴扩大,相对此前价格坚挺,供不应求的MCU,出现价格快速下滑。MCU成为继驱动IC,电源管理IC,CIS传感器又一个跌价砍单的品种。 笔者总结有几...

“私募大户”年中投资感悟:新锐量化让人“懵”,老牌产品“心很累”,规模是收益最大敌人

“私募大户”年中投资感悟:新锐量化让人“懵”,老牌产品“心很累”,规模是收益最大敌人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近期,各大私募管理人忙碌于半年度基金运作汇报,投资者也纷纷在网上展开半年投资绩效“回顾”。 结果是喜忧参半,感受却众口一词——心累。 一方面,开年后股市翻云覆雨,大起大落,让部分投资者“煎熬”良久。 另一方面,许多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