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3季IPO同比下滑3成:新股超募700亿的“是与非”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并不容易。
A股经历了2022年IPO募资额的显著增长后,今年前3季度出现了下滑趋势。
信风(ID:TradeWind01)以上市日为口径(下同)统计Wind数据发现,2023年前3季度IPO募资总额和项目数分别为3236.43亿元、264家,分别同比下滑了33.36%、13.16%。
沪深IPO项目募资额下滑较为明显。2023年前3季度,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的IPO项目数募资额分别为609.61亿元、1395.79亿元和1119.93亿元,分别同比缩水了50.72%、33.41%和23.16%。
A股IPO募资额、项目数双双下滑的背景下,信风(ID:TradeWind01)试图从以下3个角度诠释IPO江湖的新变化:
一是虽然市场低迷、IPO募资额下滑显著,但超募情形依旧屡见不鲜——今年前3季度,IPO超募家数、超募金额分别达到151家、761.08亿元,占同期IPO项目数、募资总额的比例分别可达到57.20%、23.52%。
这与机构报高价不无关系,破发频现就是最好的印证——2023年前3季度上市的新股上市5日、15日和30日,超7成基本破发。
二是伴随IPO节奏的放缓,3单超百亿的IPO项目的上市正在面临不确定性。
三是头部投行之间的博弈在IPO缩水的年份里愈加激烈。作为IPO的深度参与者,“三中一华”的地位正备受挑战。
今年前3季度位居IPO承销排行榜第2名的海通证券正在拉近与“一哥”中信证券之间的差距,二者仅相距34.05亿元。
超5成新股超募
A股2023年前3季度的IPO募资额出现了一定的缩水。
Wind数据显示,2023年前3季度IPO募资总额和项目数分别为3236.43亿元、264家,分别同比下滑了33.36%、13.16%。
剔除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今年第3季度的IPO募资额只有1139.66亿元,环比下滑了21.18%,同比下滑了34.39%。
具体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3季度并不缺IPO大单。
2022年第3季度,A股共斩获了联影医疗(688271.SH)、海光信息(688041.SH)两单百亿项目,IPO募资额分别为109.88亿元、108亿元;虽然今年第3季度百亿项目仅有华虹公司(688347.SH)一家,但该项目的IPO融资额高达212.03亿元,可“以一敌二”。
但是IPO项目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剔除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今年第3季度IPO项目数仅为91单,环比下滑了13.33%,同比下滑了31.58%。
IPO项目数缩水的B面是,超募在IPO项目中仍是屡见不鲜。
今年前3季度,A股IPO超募家数、超募金额分别达到151家、761.08亿元,占同期IPO项目数、募资总额的比例分别可达到57.20%、23.52%。
“超募项目数占比几乎是超募金额占比的2倍,背后可能也和量化打新参与者比较多有关系。”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指出。
今年前3季度超募金额排名前3的公司分别为航材股份(688563.SH)、华虹公司和阿特斯(688472.SH),超募金额分别达到32.85亿元、29.15亿元和26.28亿元。
与此同时,超募金额占募资总额比例超过5成的新股并不在少数。今年前3季度超募比例超过50%的新股数量高达26只。其中,绿通科技(301322.SZ)、威士顿(301315.SZ)和日联科技(688531.SH)的超募比例包揽了前3名的宝座,分别达到74%、73.97%和70.44%。
在市场整体表现欠佳的背景下,新股超募与机构“报高价”不无关系。
今年前3季度上市的新股首发市盈率(摊薄)中位值为36.36倍,与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并未出现估值缩水的情形。
事实上,市场并不对定高价的行为“买单”。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上市的新股上市5日、15日、30日破发的比例分别为73.95%、75.30%和74.68%。
对此,业内人士看法各有不同。
“这说明并不是整体的资金风险都喜好低迷。但确实是个矛盾,现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炒新股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还有投行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透露,实操过程中,部分公司前期有意降低募投金额,等到后期如果询价阶段机构“报高价”后就会出现超募,而发行人可以自由支配这部分资金。
“超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自由支配这部分资金,所以很多公司都有超募的动机。”上海一位投行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IPO前期审核过程中募资额如果太大,募资的合理性、必要性就会被质疑。与其这样,不如战略性降低募资额,等到后期定价高一点的话,额外的融资可以通过超募来实现。”
这也是目前市场的矛盾所在。
过去23倍隐形发行市盈率之下,企业难以超募,但这衍生出来的结果是“无脑打新”;伴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和机构有了更多的定价权,但机构为了“博份额”入围报高价,不合理的价格导致破发频现。
“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困境仍待破局。
撤退者众
分板块来看,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IPO项目数、募资额较往年同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3年前3季度,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的IPO项目数分别为44家、62家、98家,分别同比下滑了20%、35.42%、16.95%,同期三大板块的募资额分别为609.61亿元、1395.79亿元和1119.93亿元,分别同比缩水了50.72%、33.41%和23.16%。
伴随着沪深IPO审核的放缓,今年第4季度的IPO项目数、募资额同比去年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今年8月末,证监会明确表态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收紧并非“关闸”。
今年9月中旬,证监会答记者问时强调不存在IPO“关闸”的情况。
“不存在IPO‘关闸’的情况和提高上市门槛的情形。目前,沪深北各板块的定位、发行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没有变化。”证监会指出。
从数据上来看,虽然拟登陆沪深的IPO上会数目有所削减,但过会率(过会项目数/上会数)并不算低。
今年前3季度,拟沪深IPO的企业上会数目仍达到231家,同比下滑了38.73%。同期过会数目达到200家,过会率为86.58%,与2022年同期87%的过会率基本持平。
剔除上半年的数据,2023年第3季度的沪深交易所IPO的上会项目数为62家,过会率为91.94%
不可否认的是,有更多拟申报沪深上市的项目在前置环节就选择了“撤退”。
今年6月申报季,沪深IPO新增受理数仅为246家,同比下滑了44.47%。与此同时还有投行人员反映部分IPO项目并未获得受理。
曾有机构人士预计未获受理的发行人家数达50至70家。
亦有投行人士推测,未获得受理的项目也有可能处于沟通环节,后续仍有“一线生机”。
但从第3季度的受理情况来看,这一猜想似乎并未成立。
今年7月、8月沪深IPO受理数均为0,9月沪深IPO受理数仅为11单,同比减少了7成以上。
与此同时,有机构预计在审的超大型IPO项目上市时间或将推迟。
“过去3个月A股新股获批的数量下降,预期中国内地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将会有较少数量新股上市。按照目前情况来说,大型和超大型的新股发行很大机会将会延后。”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指出。
截至10月10日,还处于交易所审核以及证监会注册阶段且IPO募资额超过百亿的项目仅有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电新能”)、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蜂巢能源”)等3单,合计募资金额达到1100亿元。
其中,华电新能IPO募资规模已达到300亿元,其于今年6月顺利过会后便再无进一步消息;处于问询阶段的蜂巢能源融资规模为150亿元,IPO排队时长已经接近1年。
与沪深IPO节奏放缓截然不同的是,北交所却“一片火热”。
2023年前3季度,北交所IPO项目数、募资额分别为60家、111.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71.43%、69.14%。
与此同时,伴随着今年9月证监会制定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落地后,北交所先发发布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修订转板指引等多项改革措施,扩容在望。
不过由于申报北交所需要满足“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时间标准,因此改革效果暂未于今年显现。
据德勤资本市场服务部预测,2023年北交所新股数量将达到75至85只,同期募资额将录得140至160亿元,与2022年北交所83只新股数量和164.78亿元IPO募资额基本持平。
受到沪深两市IPO项目数和募资额减少的影响,A股IPO募资总额较往年或呈现下滑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若美股第4季度未出现巨无霸IPO项目,A股仍可占领全球募资高地。
2023年前3季度,美股IPO募资总额为2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77亿元),约为A股的一半;同期港股IPO募资总额仅为246.0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29.63亿元)。
“三中”格局生变
IPO融资规模缩水的同时,投行格局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今年前3季度,“三中”(中信、建投和中金)不再包揽IPO承销规模前3名的宝座——海通证券杀出了重围。
虽然中信证券以494.21亿元的承销规模依旧位居第1名,但其与第2名的海通证券460.16亿元的IPO承销金额所拉开的差距有限,只是“险胜”。而在2022年前3季度,中信证券的IPO承销规模可以与第2名的中金公司拉开超600亿元的差距。
海通证券的冲击之下,中信建投367.89亿元的IPO承销规模只能位居第3名。
事实上,海通证券的IPO项目数并不占优势。
2023年前3季度,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中信建投的IPO项目数分别为31家、21家和28家。
但海通证券的单个项目IPO承销规模颇为可观。
据此计算,2023年前3季度海通证券平均每个IPO项目的承销金额可达到21.91亿元,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则分别仅为15.94亿元、13.14亿元。
海通证券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百亿大单的“助力”。
今年前3季度,海通证券斩获了2单百亿项目——华虹公司、中芯集成(688469.SH)的IPO募资规模分别达到212.03亿元、110.72亿元。
2023年前3季度IPO承销规模前10名中,同样实现飞跃的还有民生证券、国信证券、中泰证券,IPO承销金额分别为188.67亿元、86.73亿元、82.79亿元,位居第6名、第8名、第9名,位次分别同比提升了2个位次、5个位次、15个位次。
不过中泰证券此次挤进前10名榜单的背后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因素。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2023年前3季度中泰证券共斩获了10单IPO项目,其中乖宝宠物(301498.SZ)、海看股份(301262.SZ)、国子软件(872953.BJ)、民士达(833394.BJ)、迪尔化工(831304.BJ)5单IPO项目的注册地均位于山东省,这亦是中泰证券的注册地。
据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前述5家公司累计为中泰证券贡献了30.48亿元的承销规模,占其总承销金额比例达到36.82%。
从项目储备的情况来看,中信证券、华泰联合、海通证券和民生证券今年第4季度仍“大有可为”。
信风(ID:TradeWind01)以“交易所审核通过+报送证监会”IPO项目数为口径统计Wind数据发现,截至10月10日,中信证券、华泰联合、海通证券和民生证券分别以20家、14家、11家和10家的项目数,位居前四名。
头部投行之间的博弈仍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