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单港股赴北交所项目欲出?乐普生物科创板改道新三板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筹划一年多后,乐普生物-B(2157.HK)的科创板IPO似乎还是终止了。
11月14日,乐普生物公告称为公司更好的发展,具有更多市场可能性,除境内证券交易所A股发行上市外,现计划增加新三板基础层挂牌的路径。
在业内看来,乐普生物此举或计划通过挂牌新三板进而申报北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与港交所已经签署了备忘录,拟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前往对方的交易所上市。
这意味着,若此后乐普生物登陆北交所,则有望成为北交所首家“港+北”两地上市的企业。
信风(ID:TradeWind01)亦向乐普生物求证IPO计划,其表示未来不排除登陆北交所的可能性。
“这次新三板上市并不涉及到融资,至于申报北交所IPO的计划,目前我们没有此方面的计划,但未来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因为北交所也是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相关融资规划,后续公司也会适时进行披露。”乐普生物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但北交所能否满足乐普生物的融资需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前乐普生物曾在公告中指出其科创板拟IPO募资额为25亿元,但今年以来北交所募资额平均值仅为1.88亿元。
乐普生物在阐述此番挂牌新三板的目的时称“增强对本公司未来发展的流动资金支持。”
从现金情况来看,乐普生物确实有增强流动性的需求,截至2023年6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5.81亿元。
但乐普生物业绩规模有限,2023年上半年收入、净亏损分别达到1.54亿元和1.42亿元。
乐普生物还要不断“烧钱”研发,目前其至少还要同时推进MRG003、MRG002、MRG004A和MRG001的4款ADC药物的临床试验,这或许是乐普生物2022年2月登陆港交所募资9亿港元后仍迫切需要向资本市场“伸手”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乐普生物公司名称中与乐普医疗(300003.SZ)一同具有“乐普”品牌字样,但后者实际仅持有乐普生物13.58%的股份。
乐普生物系乐普医疗实控人蒲忠杰所设立,其直接持有26.11%的股份。
科创板难行
2022年2月登陆港交所后,乐普生物便开始筹划回A事宜。
同年9月,乐普生物便宣布股东大会已通过申请科创板IPO的决议,拟实现“港+科”两地上市。
但该计划却一直停滞不前。
直至今年9月,乐普生物发布了科创板IPO决议案的延期计划。
“上述股东决议案及授权董事会的有效期将于2023年9月22日届满。由于本公司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一直积极筹备A股上市申请事宜,以保证建议A股上市事宜的连续性及有效性,本公司拟建议延期。”乐普生物指出。
与此同时,信风(ID:TradeWind01)查阅证监局的官网发现,乐普生物始终未递交IPO辅导备案材料。
对于延期的缘由,乐普生物并未阐明,仅表示“考虑到上述A股上市的裨益,仍在积极争取及筹备其A股上市申请。”
事实上,乐普生物不是个例。
“我们其实也很着急,现在已经辅导了,但也是在等机会。”某家计划奔赴科创板医药企业的董秘也向信风(ID:TradeWind01)坦言。
今年下半年开始,科创板IPO受理项目数只有零星个例。上交所官网显示,自2023年7月至11月14日,只有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获得受理,较去年同期的16家科创板IPO受理项目已经减少了超8成。
“冲科”遥遥无期后,乐普生物开始谋划新路径。
11月14日,乐普生物公告称为公司更好的发展,具有更多市场可能性,除境内证券交易所A股发行上市外,现建议增加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的方式。
具体而言,乐普生物拟向有关部门申请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全部现有已发行的0.54亿内资股。
通过挂牌新三板,进而冲刺北交所上市,或许是乐普生物此番改道的真正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北交所已与港交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北交所和港交所将支持双方市场符合条件的已上市公司在对方市场申请上市。
当时市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北交所企业赴港上市,也将有更多在港上市企业来到北交所。
乐普生物是否有望成为首家“北+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备受瞩目。
对此,信风(ID:TradeWind01)亦向乐普生物求证是否有登陆北交所的计划,其表示“这次新三板上市并不涉及到融资,至于申报北交所IPO的计划,目前我们没有此方面的计划,但未来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因为北交所也是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相关融资规划,后续公司也会适时进行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乐普生物还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此次挂牌新三板目的之一系为内资股部分寻求交易流通的机会。
“事实上,新三板的这个公告,更多的是说公司去增加境内的一个场外交易 (OTC) ,尤其是为公司的内资股部分,为公司提供一个可以去做交易和流通的一个机会。”乐普生物向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
虽然不排除前往北交所上市的可能性,但后者能否满足乐普生物的融资需求,仍具有不确定性。
乐普生物原计划通过科创板IPO募资25亿元投向“新药研发”、“生产基地”、“营销网络”项目的建设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现实是,北交所的募资情况并不乐观。
信风(ID:TradeWind01)以上市日为口径统计Wind数据发现,2022年至2023年11月14日,北交所IPO募资额最高的公司是吉林碳谷(836077.BJ),其募得8.04亿元;2022年、2023年年内北交所IPO募资额平均值分别仅为1.99亿元、1.88亿元。
若按照乐普生物11月14日3.86港元/股收盘价、20%发行股份计算,其北交所IPO募资额仅为3.32亿元。
对于募资情况的考虑,乐普生物则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考虑资本运作。
“关于募资的考虑,公司会根据自身业务进展和需求进行合适的规划。2022年下半年以来,乐普的首个产品普特利单抗也已获批上市、开启商业化,公司领先的ADC分子CMG901,今年初也成功实现了BD突破,目前具有很好的商业化运营基础。展望未来2-3年,也预计是公司核心ADC产品进入报产、取证、落地商业化的收获期。”乐普生物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公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同时综合考量当时的市场环境去作更详细的资本运作和募资规划。”
亟待兑现的ADC潜力
作为一家抗肿瘤创新药企,目前乐普生物只有1款PD-1单抗“普特利单抗注射液”(下称“普特利”)实现商业化,适应症涵盖二线或以上黑色素瘤、MSI-H/dMMR结直肠癌和实体瘤的二线或以上。
但2022年下半年取得注册证的普特利销售规模有限,2023年上半年仅创收0.44亿元,这与其他国产PD-1药物之间差距较大。
2023年上半年,百济神州(688235.SH)的替雷丽珠单抗、君实生物(688180.SH)的特瑞普利单抗、复宏汉霖(2696.HK)的斯鲁利单抗销售额分别为18.36亿元(国内)、4.47亿元、5.56亿元。
这或与普特利上市时间较晚,暂未挤进医保、实现放量有关。
为了构建护城河,乐普生物正在推动普特利适用于胃癌/胃食管连接部(GC/GEJ)二线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
但PD-1“内卷”的大背景下,普特利前景未明。公开数据统计,除普特利外,目前国内上市的PD-1药物已达到9款。
正因如此,乐普生物还需要推动其他在研管线的发展。
乐普生物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在ADC药物方面的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ADC药物比化疗药物毒性更可控,覆盖人群范围较传统靶向疗法更宽泛。
目前全球共有15款ADC药物,涉及HER2、EGFR等不同的新老靶点。
部分大药企更是重金押注ADC。
10月19日,第一三共和默沙东就patritumab deruxtecan (HER3-DXd)、ifinatamabderuxtecan (I-DXd) 和 raludotatug deruxtecan (R-DXd)3款ADC药物签订了全球开发和商业化的协议。
根据协议条款,默沙东将向第一三共支付40亿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未来24个月内15亿美元的持续付款,并可能根据未来销售里程碑的实现情况支付最多165亿美元,总交易金额高达220亿美元。
默沙东的核心药物之一K药与ADC药物联用的疗法,亦被视为其巩固K药潜力的重要路径。
华尔街见闻·见智团队认为,ADC本质上是精准化疗,对于K药来说,现有跟化疗联用的方法在替换成ADC后都有更好的效果,这可以最大化K药未来的潜力,也能弥补专利悬崖的问题。
通俗理解,ADC与PD-1的联用正在成为抗肿瘤领域的重要路线。
在ADC药物布局方面,乐普生物的路线与大药企有共通之处,即同时推动ADC药物与“ADC+PD-1”联用的临床实验。
半年报显示,乐普生物旗下已有2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ADC药物,涵盖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及鼻咽癌的MRG003、乳腺癌HER2高表达和尿路上皮癌的MRG002。
乐普生物在半年报中称正在加速推动MRG002进入新药上市阶段和MRG003进入注册性临床试验阶段。
此外,乐普生物的ADC药物在研管线中用于治疗TF阳性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MRG004A、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G001、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MG901均已进入临床1期。
与此同时,乐普生物还在开展“MRG003+普特利”、“MRG002+普特利”等的联用临床试验。
乐普生物的部分ADC药物确实已经得到大药企的认可。
作为首个获得中国及美国临床试验批准的CLDN18.2靶向ADC药物,CMG901的研究、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全球许可均被授权给阿斯利康,根据里程碑付款,总交易金额达到11.88亿美元。
截至今年6月末,乐普生物已收取阿斯利康1.10亿元。
但持续推进ADC药物的研发,需要真金白银。
除了有阿斯利康“买单”的CMG901外,乐普生物至少还要同时铺开MRG003、MRG002、MRG004A和MRG001的4款ADC药物的临床试验。
这对乐普生物的财务是不小的压力。
2023年上半年,乐普生物的研发开支已达到2.32亿元。
但在普特利销售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之下,乐普生物仍未实现盈利,2023年同期的净亏损已达到1.42亿元,而同期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余额为5.81亿元。
募资“补血”是摆在乐普生物面前不得不进行的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