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10年期国债再破2.5% 稳预期政策应多出早出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1月9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时隔近三年再度下破2.5%关口。新年伊始,受降息预期增加、股市走弱等因素影响,利率债收益率一路下探,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不仅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开年以来短短6个交易日下行超6个基点,30年期国债活跃券因受热捧,收益率下行幅度也超5个基点。
作为长期限无风险收益率,不论是10年期国债还是30年期国债,其走势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对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的预期。近期长端利率债能如此坚定地持续走牛,离不开自2023年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宏观政策所释放的积极信号,特别是与债市联系更为紧密的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
一方面,自去年底国有大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后,市场对即将揭晓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最新报价“降息”充满期待;另一方面,人民银行最新表态“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货币政策从总量、结构和价格的进一步发力,亦是对债市保持坚挺的关键支撑。
2024年以来,长端利率债收益率的明显下行是市场在提前交易降息预期,但既然是市场押注降息靴子即将落地,当“抢跑”交易致10年期国债下破2.5%的关键点位后,债市也需警惕短期内因“利多出尽”或现实不及预期而可能出现的波动加剧。
10年期国债被看作各类资产收益率之“锚”,当前债市一致看好利率中枢会继续下行,背后也反映出市场对经济自发修复动能不足的担忧,这与对逆周期政策加力的期待互为镜像。归根到底,股债汇等大类资产的不同演绎,可以看作是市场对经济预期的“晴雨表”,既然市场用资金交易表达对未来经济的看法,政策也应及时予以回应,多出早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增强市场的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