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推出仅4个月,OpenAI企业用户已达到260家

激石外汇2024-01-12 12:04:10外汇资讯292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OpenAI在企业级市场的进展顺利。

据彭博社报道,ChatGPT企业版(ChatGPT Enterprise)推出4个月,已有数百家公司付费使用。

OpenAI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在本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ChatGPT企业版已与260家企业客户签约合作,已注册的企业员工超过15万名

Lightcap表示,候选名单上的公司更多:

“当推出ChatGPT企业版时,我们的候选名单上有很多公司,但很明显,我们必须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公司。”

据Lightcap称,OpenAI还收到来自“数以万计的公司”的意向,但其中很多“不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仍然非常想要体验ChatGPT企业版。”

2023年8月,致力于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的ChatGPT企业版正式上线,吹响了OpenAI向企业用户市场进军的号角。

据官网介绍,ChatGPT企业版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版本。除了拥有普通版ChatGPT的功能之外,ChatGPT企业版还能提供对GPT-4的无限制访问、扩展的上下文窗口、高级数据分析功能、定制选项等服务。

具体而言,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通过使用ChatGPT企业版,企业用户可以优先访问GPT-4,不设用量限制,访问速度是普通GPT-4的两倍;ChatGPT企业版可输入内容更多,上下文窗口扩大到3.2万个token、约2.5万个单词,是普通版输入内容的四倍。

本周三,OpenAI又推出了一项面对企业用户的新产品——ChatGPT Team,该产品面向用户数量少于150人的小型企业,价格25美元起/月,同时,OpenAI 还向个人提供ChatGPT Plus,支持用户使用公司最新的AI模型,价格为20美元/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2521.html

标签: OpenAI
分享给朋友:

“推出仅4个月,OpenAI企业用户已达到260家” 的相关文章

财报预计扭亏为盈 港股南南资源日内暴涨逾1600%!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6月21日,港股南南资源开盘价0.075港元/股,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686%,总市值报10亿港元。截至发稿,报1.280港元/股,涨1606.67%,总市值9.80亿港元。 昨日晚间,南南资源发布公告称,...

抢车抢到官网瘫痪,又一汽车产业链风口来了?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6月21日,理想汽车第二款新车理想“L9”正式发布,新车的售价为45.98万元,已经开启预定。出乎意料的是,新车预定过于火爆,服务器一度瘫痪。 与之车辆火爆销售对应的,则是理想港股股价的屡创新高。截止发稿,公司股价涨逾...

G7加强对俄能源制裁,印度:继续做有利于本国能源安全的事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在近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上,G7领导人宣布对俄制裁新举措,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设置价格上限。对此,印度总理莫迪表达了不同的声音。莫迪强调,印度将继续做最有利于本国能源安全的事情。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

开发性金融债支持基建透露了什么信号?

开发性金融债支持基建透露了什么信号?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周四国常会决定通过发行开发性金融债券筹资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至少透露了四个方面的信号。 首先,基建和项目投资是现阶段稳经济无可争议的主角,以项目投资为抓手、支持就业,进而拉动消费;其次,今年项目推进任务重、可能碰到了瓶颈...

美国零售业“凛冬将至”,谁的危?谁的机?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美国零售商正在面临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最严重的“库存危机”。 三周前,分析人士曾援引密歇根州分析的政府数据表示,美国包括家具、家居用品和电器、建筑材料和园艺设备,以及“其他一般商品”类别的零售商的库存销售比出现了创记录的...

“私募大户”年中投资感悟:新锐量化让人“懵”,老牌产品“心很累”,规模是收益最大敌人

“私募大户”年中投资感悟:新锐量化让人“懵”,老牌产品“心很累”,规模是收益最大敌人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近期,各大私募管理人忙碌于半年度基金运作汇报,投资者也纷纷在网上展开半年投资绩效“回顾”。 结果是喜忧参半,感受却众口一词——心累。 一方面,开年后股市翻云覆雨,大起大落,让部分投资者“煎熬”良久。 另一方面,许多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