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大行放贷、小行买债”--银行“资产荒”由来

激石外汇2024-05-14 11:48:57外汇资讯277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金融体系的负债成本变化慢,造成资产收益越来越难以满足负债对收益要求。这一点在银行体系体现尤其明显,如2023年,虽然央行采取了降低存款利率等行为,但是由于银行存款结构定期化等问题,导致多数银行的实际负债成本是上行的。与此同时,2023 年国有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平均下行幅度达到32.5bp ,股份制银行下行幅度也达到了25.3bp 。贷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上行,银行的息差被压缩。银行作为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主体,其面临的缺资产状况,会传递到整个金融市场。

1.为什么会有“资产荒”?

金融体系的负债成本变化慢造成的负债成本高是主要原因。

按照贷款派生存款的逻辑,金融体系的资产和负债应该是一一对应的。但随着经济的运转、财富的积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逐步形成了当前国内银行体系贷款略少于存款的局面。目前,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在59%-75%之间,是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来源。而资产中,主要是贷款、金融投资等。

2023年,虽然央行采取了降低存款利率等行为,但是由于银行存款结构定期化等问题,导致多数银行的实际负债成本是上行的。6大行中,只有中国银行(本币口径)、邮储银行的存款付息率下降,其他几家大行的存款付息率均有所上升。

但同时,各家银行的贷款利率却在持续下行。2023年,国有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平均下行幅度达到32.5bp,股份制银行下行幅度也达到了25.3bp。

贷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上行,银行的息差被进一步压缩。银行作为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主体,其缺资产的状态会传递到整个金融市场,进而呈现出市场“资产荒”的状态。

2.哪些资产能缓解“资产荒”?

首先,我们统计了银行的存款平均付息成本,作为第一条参考线。2023年,6家国有大行的算数平均存款成本为1.855%,而有公开数据披露的股份制银行的算数平均存款付息率为2.2%。如果满足以上两条线,理论上来说,就达到了基础要求。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各家银行实际上的业务及管理成本,大概在80bp左右。我们统计了2023年有公开数据的银行,统计了其业务及管理费/生息资产。受近几年银行净息差持续压缩影响,银行也在逐步压缩业务管理费支出,2023年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业务及管理费/生息资产分别下降至86bp、79bp、76bp、88bp。

将存款付息率与业务及管理费/生息资产简单相加可知,对于国有行、股份行需要分别达到2.716%、3.03%的收益率才可以满足收益要求。另一种计算方法是用银行的计息负债收益率统计,国有行和股份行需要达到2.89%和3.12%。

截止2024/5/11,30年国债收益率为2.61%,实际略低于方法一计算得到的银行的收益要求2.716%(国有行)。但考虑国债投资不占用资本、业务费用支出较少,且业务及管理费率大概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对于收益的要求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因而,当前30年国债实际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资产荒”现状。

我们以30年国债收益率作为一条线,能够观察到,债券市场的主流资产都难以满足银行的收益要求。能够满足收益要求的,主要集中在低等级信用债(AA-)。

当然,信用债市场中有大量非银机构,如公募基金,理论上几乎没有负债成本,主要以相对业绩排名为主。但考虑到非金机构的资金部分仍然来自银行,因而实际或多或少还是受银行类似的负债成本影响,我们仍然可以将银行的收益要求作一个参考。

3.如何从银行角度理解“资产荒”?

银行在“资产荒”压力下,最直接的结果是净息差将被大幅压缩。在历史上几次比较典型的“资产荒”阶段中,实际上,都伴随着银行净息差的压缩,如2016Q1-2017Q1/2020Q1/2022-2023。

息差收窄是结果,而诱因最主要是银行的资产无处可去。我们观察银行的存贷比,2023年下半年以来,大行在持续降低,反而是中小行在持续提高。当然,小行存贷比提高主要是和存款增速低直接相关。

从绝对数额来看,大行更加缺资产,目前存贷差已经达到历史峰值。而中小行存贷差目前压力不算大。

更高频数据观察来自银行的票据利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反应银行实际缺资产。

4.面对“资产荒”,银行会做什么?

国股行存贷差走势、利率走势与利率债净买入相关性更强。2022Q4理财赎回、债市调整背景下,大行利率债净买入量较高,2023年利率债净买入与大行缺资产情况正相关,2024年3月以来,大行利率债净买入明显减少。股份行净买入量与利率走势同步略领先。

大行缺资产与信用债买入量相关性偏弱。由于大行对信用风险把控更严格,因而在信用债投资上,受缺资产情况影响更弱。

城农商行逢高买入信用债,2024年以来整体呈现净卖出。

5.小结

为什么会有“资产荒”?

金融体系的负债成本变化慢,造成资产收益越来越难以满足负债对收益要求。这一点在银行体系体现尤其明显,如2023年,虽然央行采取了降低存款利率等行为,但是由于银行存款结构定期化等问题,导致多数银行的实际负债成本是上行的。与此同时,2023年国有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平均下行幅度达到32.5bp,股份制银行下行幅度也达到了25.3bp。贷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上行,银行的息差被压缩。银行作为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主体,其面临的缺资产状况,会传递到整个金融市场。

当然,从更宏观来说,是货币供给充足,而社会融资需求不足,一般是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过程中或尚未/不能完成传导的阶段。

哪些资产能缓解“资产荒”?

6家国有大行的平均存款成本为1.855%,而有公开数据的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为2.2%,再考虑各家银行的业务管理成本大概为生息资产的0.8%。因而匡算下来,国有行需要的资产收益率低点在2.7%左右、股份行在3.0%左右。对于债券投资,尤其是利率债,几乎不占用资本,管理费用也较低,因而实际上可以接受更低的收益。

30年国债当前2.6%的收益,满足基础的收益要求。而目前债券市场的大部分信用资产都难以满足银行的收益要求。能够满足收益要求的,主要集中在低等级信用债(AA-)。

银行角度的“资产荒”与银行做什么?

银行在“资产荒”压力下,最直接的结果是净息差将被大幅压缩。体现在银行难以找到合适的资产,存贷差走阔,票据利率处于低位。

大行在“资产荒”中配债行为受影响有限,城农商行逢高买入信用债,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的情况。

社会融资需求不足,银行“资产荒”愈演愈烈,银行仍承受较大息差压力,这一点短期内或难以改变。超长久期利率债能满足大行的收益要求,能适当缓解“资产荒”,但难以改变缺资产的大趋势,低等级信用债可能还将是市场的博弈关注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3044.html

分享给朋友:

““大行放贷、小行买债”--银行“资产荒”由来” 的相关文章

德国果然不满!央行行长公开质疑欧央行决策:凭什么确定各国息差“公允值”?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欧洲央行此前承诺将购买更多债务负担沉重国家的债券,以应对这些国家与德国之间的利差扩大的问题,德国果然对此表示不满。 周一,欧洲央行管委兼德国央行行长Joachim Nagel警告称,要决定欧元区国家之间借贷成本的差异是否...

美国6月非农薪资增幅强劲,衰退预期可以歇歇了?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美国劳工部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6月非农就业增长小幅放缓,劳动参与率下降,但薪资大幅增长,凸显美国劳动力市场仍然保持强劲,消减了近期市场对经济衰退的一些担忧。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及,野村证券等华尔街机构早已指出,美国经济...

真正“风口股”上新!专注边疆光电风电项目,新能源股又有“同行”来了!

真正“风口股”上新!专注边疆光电风电项目,新能源股又有“同行”来了!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光伏、新能源、军工…… 在本轮股市反弹,这些概念股“卷土重来”,可谓近两个月大A表现“最靓的仔”。 根据新股发行安排,新一周共七只新股可申购,其中就不乏这些热门概念股。 比如从事军用装备和民用飞机产品检验检测的第三方检验...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 汽车股继续回调 比亚迪股份大跌超8%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 汽车股继续回调 比亚迪股份大跌超8%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12日周二,港股小幅低开,恒指开跌1.04%;恒生科技指数开跌1.66%,目前较6月高点下跌超10%。 盘面上,科技股和教育股开盘下跌,阿里巴巴跌5%,新东方在线跌近5%。 汽车股走低,比亚迪股跌超8%,小鹏...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今天(7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7亿元,同比...

1-6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4.4%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2.2%

1-6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4.4%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2.2%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15日周五,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投资51804亿元,下降4.5%。 分地区看,1-6月期间: 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