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又又又见基金自购,景顺长城宣布累积自购中证A500系列至3000万元以上

激石外汇2024-10-29 11:57:26外汇资讯103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10月29日,景顺长城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景顺长城基金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投资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而在此前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发行期,景顺长城也已自购,合同生效公告显示,自购份额超过1637万份。

至此,景顺长城基金已累计自购旗下中证A500系列产品超3000万元。

Wind数据显示,场内的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估算规模超过54亿元,虽然与头名国泰中证A500ETF有一大段距离,但想来景顺长城并没有放弃追赶。

对于中证A500的投资价值,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联接拟任基金经理龚丽丽表示,在此轮震荡上行中,中证A500已逐渐开始体现比较优势。展望后市,预计政策面将保持积极,已落地政策初见成效。资金方面,场外增量资金进场空间仍较大,伴随政策的落地起效,机构资金或将迎来积极入场时机,未来绩优成长和内需板块或将持续占优,而中证A500有望展现其均衡配置的相对优势。

近期,在场外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的发行中,已有华商、华泰柏瑞、博时等基金公司宣布自购。

博时甚至在公告自购的当天,宣布了提前结束募集。

包括目前场内估算规模“垫底”的泰康中证A500ETF,其联接基金是中证A500场外基金中第一只提前结束募集的,后续料将很快为场内ETF带来新资金。

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追逐战,看来远不止于当下如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3751.html

分享给朋友:

“又又又见基金自购,景顺长城宣布累积自购中证A500系列至3000万元以上” 的相关文章

10.2%?!万众瞩目的美国CPI竟然提前一天“泄露”,美股尾盘吓崩了,美国官方紧急辟谣

10.2%?!万众瞩目的美国CPI竟然提前一天“泄露”,美股尾盘吓崩了,美国官方紧急辟谣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在万众瞩目的美国CPI数据发布前,美国官方辟谣提前“泄漏”的CPI报告是伪造的。 美东时间周三上午8:30(北京时间周三晚20:30),美国劳工统计局将正式发布6月份的美国CPI数据。但在周二,就有一份报告在预定发布日期...

巴菲特“大韭菜”上身,抛售万亿比亚迪?

巴菲特“大韭菜”上身,抛售万亿比亚迪?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根据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7月9日,花旗银行持有比亚迪股份1.63亿股。而到7月11日,花旗银行持仓增加2.25亿股至3.88亿股,占比35.39%。 众所周知,巴菲特在2008年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在港股认购了比亚...

美股隔夜大逆转的背后:这篇研报刷屏华尔街!

美股隔夜大逆转的背后:这篇研报刷屏华尔街!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隔夜美股再度上演V型大逆转,从深跌到收复大部分失地,纳指更是惊险收涨,而这背后或与美国银行顶级利率策略师的一份报告有关。 周四,在强势的加息预期下,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一度均跌超过2%。但午后三大指数强势反弹,标普最终...

油价跌破95美元,发生了什么?

油价跌破95美元,发生了什么?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随着衰退阴霾日益临近,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担忧也在持续增加,而这种消极情绪直接体现在了石油价格上。 继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在上周双双“破百”之后,它们在周四再度下探。不仅抹去了俄乌冲突以来的全部涨幅,并且自冲突发生以来...

绝地反击!商品迎久违大涨,“衰退交易逻辑”退场?WTI原油期货重返100美元,天然气储备告罄!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18日夜盘,国内商品市场延续白天的绝地反击行情,再度出现普涨格局。原油系表现亮眼,接替棉花系成为反攻急先锋。其中,燃料油上涨超6%,沥青、低硫燃料油、棕榈油上涨超5%,焦煤、聚氯乙烯、螺纹钢、焦炭上涨超4%,塑料、液...

VC不爱SaaS了?

VC不爱SaaS了?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2022年,国内SaaS开始熄火。 两年资本热潮后,SaaS投资人已经从怎么投的问题转到了投不投的问题,在我们之前的报道中曾提到,在SaaS领域,头部机构出手越来越谨慎,甚至不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