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兴业银行的增长烦恼:昔日“同业之王”能否破局“轻资产之围”

激石外汇2024-11-06 12:01:31外汇资讯119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商业银行对于“轻资产”的转型憧憬,往往知易行难。

2024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601166.SH)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至1642.17亿元、归母净利同比下滑3.02%至630.06亿元。

A股9家股份行中,兴业银行营收水平位列第3位,仅次于浙商银行、中信银行;但净利增速位列第8位,仅仅领先于民生银行。

2023年,该行营收、净利自上市后首次出现“双降”;2024年上半年回温,分别同比增长1.80%、0.86%。

三季度,利润增速再度告负。

兴业银行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利润波动主要由债券投资估值变化与增厚拨备共同导致,公司拨备前利润增速为3.74%。

回望巅峰时期,兴业银行以同业业务和房地产信贷见长,资产规模在2014-2015年一度超越招商银行,成为“同业之王”。

2017年同业业务受挫后,兴业银行逐渐确立以“轻资产、轻资本、高效率”为主线、“商行+投行”为抓手的“1234”转型策略。

自此之后,兴业银行的对公融资业务充分发展,成就了后同业时代的新一轮业绩增长。

随着经济换挡,息差缩窄、风险放大,兴业银行增速回落,曾被规模增速掩盖的负债成本高企、资产质量漏风等老问题在2023年有所暴露。

年初业绩发布会上,兴业银行管理层定下“做强负债、做优资产、做大中收”目标。

三季度末,管理层在发布会上回应称,公司资产质量、客户基础等多个指标向好,负债、资产、中收目标均已取得进展。

转型之路

作为昔日的“同业之王”,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曾超过4成,资产规模在2014-2015年一度超越招商银行。

直到央行发布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2016年,同业存款、表外理财等纳入广义信贷口径,受到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要求,各行同业敞口开始迎来收缩。

兴业银行首当其冲,营收增速在2015年至2017年间骤降34.47个百分点。

转型迫在眉睫。从后续策略回溯,兴业银行的转型之路主要集中在对公领域。

2018年,形成“1234”战略体系,明确以“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为主线,以“商行+投行”为抓手。

为推动战略转型,兴业银行撤销原有金融市场总部,设立同业金融总部(客户条线)和投行与金融市场总部(产品条线),为大型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新战略执行后,对公业务的高速增长一定程度弥补了同业收缩带来的空缺。

以FPA(对公融资总量)这一数据为例。

2020年起,兴业银行FPA常年维持在10%左右,表内、表外余额均呈现增长;传统对公贷款增速一度接近20%。

截至上半年末,具体指向并购贷款、银团贷款、债券承销、债券投资等业务的“大投行FPA”较年初增长1.12%至4.43万亿元。

不过从整体增速看,兴业银行“商行+投行”未能找回当年同业领域的高光。

2023年以来“投行”业务增长缓慢,营收增量仍旧依靠表内业务拉动。

2024年前三季度,利息、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39%、0.6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为-15.16%、投资收益增速为24.27%。

对公贷款的增速也显著高于公融资总量增速。

2022-2023年,兴业银行对公贷款余额增速为18.47%、18.63%,较FPA增速高出6.63个、8.94个百分点。

其中2023年汽车、能源金融领域中,贷款增速较对攻融资余额增速高出13.66个、5.47个百分点。

即便是投行业务中规模显著领先同业的债券承销业务,也存在利润率较小的问题。

如此来看,“同业之王”转型与起初的“轻资产、轻资本”愿景,仍有差距。

而依靠资产负债驱动收入的传统模式,让兴业银行仍无法回避负债成本过高、资产质量波动较大的难题。

或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兴业银行年初定下“做强负债、做优资产、做大中收”带有更强均衡性色彩的经营目标。

兴业银行管理层在三季报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在上述目标上均取得突破。

例如企金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28个BP、零售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1个BP;个人经营贷、消费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6.80%、9.79%。

直面轻资产竞争

从当下银行业的转型路径看,“轻资产”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公业务上的“商行+投行”转型;二是零售业务上的大财富管理。

兴业银行可谓国内最早一批提出“商行+投行”方向的银行。

早在同业业务遭受限制之初,兴业银行已在2016-2020年五年规划中提出,建设“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银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商行+投行”。

但这一策略并非兴业银行独有。

几乎同一时期,工商银行提出“大投行”战略,推进传统与新兴业务互促、境内与境外联动、银行与非银行业务融合;

平安银行提出走“商行+投行+投资”道路,发展综合金融;

中信银行在“建设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愿景中,明确强化商行与投行联动、表内与表外联动;

招商银行也在“轻型银行”发展战略引领下,持续推进“投商行一体化”策略。

从当前成果看,兴业银行较为突出的优势体现于债券承销、并购融资、资产撮合等领域。

2024年上半年,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规模列市场第2位;承销境外债券规模列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1位;承销类REITs规模列市场第1位。

投行业务服务集团重点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7%;大投行FPA余额超1000亿元的分行达15家。

相对拥挤的投行竞争,也让兴业银行不得不在在财富管理战线上推进。

2024年上半年,兴业银行零售AUM(零售客户总资产)规模达4.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8%。

不过这一数字对比零售业务较强的头部银行也有差距。

同期,邮储银行AUM增长6.57%至16.23万亿元、招商银行AUM余额增长6.62%至14.20万亿元、江苏银行AUM增长11.7%至1.39万亿元。

兴业银行表示,未来将以“稳收益、增规模、拓客群”为主线,通过短债基金、混合债基、分红险等产品布局,积极应对市场震荡加剧、产品收益下行挑战。

作为旗下理财子公司,兴银理财前三季度日均规模则较去年增长3.89%,理财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19%。基金、保险代理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20.40%、26.90%。

过去的同业高光能否在行业争相角逐的轻资产领域得到延续,或许仍将成为兴业银行的长久挑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3794.html

标签: 兴业银行
分享给朋友:

“兴业银行的增长烦恼:昔日“同业之王”能否破局“轻资产之围”” 的相关文章

堪忧的美国通胀粘性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5月美国CPI大幅超出预期的部分为核心CPI。对于美国核心服务通胀而言,核心分项住宅项持续上涨、较强的工资增速以及消费者需求转变将导致美国核心服务价格环比较难大幅回落。而对于美国核心商品通胀而言,虽然预计未来大部分商品价...

“私募大户”年中投资感悟:新锐量化让人“懵”,老牌产品“心很累”,规模是收益最大敌人

“私募大户”年中投资感悟:新锐量化让人“懵”,老牌产品“心很累”,规模是收益最大敌人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近期,各大私募管理人忙碌于半年度基金运作汇报,投资者也纷纷在网上展开半年投资绩效“回顾”。 结果是喜忧参半,感受却众口一词——心累。 一方面,开年后股市翻云覆雨,大起大落,让部分投资者“煎熬”良久。 另一方面,许多持有人...

港股高开 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 旅游汽车延续昨日涨势继续冲高

港股高开 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 旅游汽车延续昨日涨势继续冲高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8日周五,港股高开,恒指开涨1.47%,恒生科技指数涨1.85%。 盘面上,旅游概念股、新能源汽车股延续昨日涨势继续走高,科技股集体高开。 新能源汽车板块多数走高,蔚来涨超5%,吉利汽车、小鹏汽车涨超4%,长城汽...

龙头私募“神秘阶层”曝光,自有资本培养未来大腕,破解世纪“最贵难题”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是人才。 什么行业里的人才最贵? 投资行业的人才! 论资本投入,论培养成本,乃至真正出徒后的或有风险损失。这个领域在各行各业中不是第一,也是前三。 近日,资事堂从行业里获悉,一批业内头部私募机构,...

甲骨文大裁员!考虑减员至少数千,以期节省高达10亿美元成本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随着大环境骤变,一些曾在疫情期间“大肆扩张”的美国科技企业纷纷拉开了裁员大幕,往日风光的科技公司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经济衰退预期下的人心惶惶。 美东时间7月8日周五,媒体引援消息人士报道称,美国软件巨头甲骨文公司正在考虑削...

A股震荡走低 铁路公路表现亮眼 汽车、煤炭板块反弹 比亚迪跌超4%

A股震荡走低 铁路公路表现亮眼 汽车、煤炭板块反弹 比亚迪跌超4%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12日周二,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随后震荡走低。 截止目前,沪指跌0.3%,深成指跌0.49%,创业板指跌1.01%。 盘面上,铁路公路板块开盘活跃,汽车股、煤炭股显著回暖,金龙汽车触及涨停,猪肉板块异动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