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资讯 > 正文内容

中国民营眼科江湖暗战

激石外汇2022-10-18 14:15:43外汇资讯391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

  爱尔眼科耗时一年半的35亿定增,终于在上周尘埃落定,被外界视作其持续加码行业话语权的又一重要动作。

  头部企业花大力气打市场,中小眼科企业也没闲着。今年以来,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华厦眼科获批待发。加上此前上市的朝聚眼科、光正眼科以及希玛眼科,中国民营眼科行业的几大玩家,已经齐齐坐到牌桌前。

  这些企业崛起与发家,大多源于院中院或者小诊所模式,而且大多数落脚在小城市,有些创始人有着医生或体制内经历,通过开连锁医院、收并购逐渐走向巅峰。

  现在早已难以追溯这些创始人的第一桶金,不过,早期公益加持、医保几乎兜底的白内障手术业务,贡献不可谓不重要。凭借着这一业务持续输血,他们才逐渐拓展到屈光、视光等业务领域。

  至今,白内障手术业务在这些眼科企业收入结构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靠白内障吃饱,靠屈光吃好,未来它们要再提升品质,还得靠视光业务。

  虽然是句俗话,其实真实反映出当下眼科行业严苛的竞争态势:进军全国、做大规模、抢占高地。行业暗流涌动,大战硝烟已渐渐燃起。

  崛起

  中国眼科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前身1835年创立的眼科医局。眼科在国内医疗体系内,一直被归于大五官科,这一状况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些许突破。

  1985年3月,深圳市眼科医院在铁皮房里开诊,两年后才将院址落在罗湖区迎春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国内眼科行业首吃螃蟹。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眼科诊疗和健康在国内医疗体系中处于被忽视的一环,更多的医疗资源倾向于流行性病症,比如80年代流行的甲肝、出血热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放松了社会办医政策,民营医院逐渐萌生,成为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

  彼时,在眼科领域,只有少数人跃跃欲试。

  1988年,年过五旬的张朝聚在医院提前退休,在内蒙古包头市开设眼科门诊——朝聚眼科。他不会想到33年后,朝聚眼科在他4个子女手中越做越大,在2600多公里外的香港联交所上市。这时,他已去世9年。

  张朝聚之后,后生们开始大量涌入眼科行业。1995年,25岁的何伟从日本留学回国开设何氏眼科。同年,卖椰树椰汁、做房地产均失利的退伍军人陈邦,拿出3万块钱积蓄承包了长沙市第三医院的眼科,做起了近视检查和常规近视手术业务。

  而徐旭阳,1995年还是安徽黄山市人民医院一名临床医生,随后下海进入美国眼力健公司做销售。他很难想象,自己有一天会荣登黄山首富。

  在上市眼科企业老板中,后来成为华厦眼科掌门人的苏庆灿,个人从商经历最为丰厚。他从事过建筑模板以及鞋子衣服进口外贸生意,还办过养老院、妇产医院和整容医院,叱咤商场多年。无论是资金,还是对商业规则的谙熟,都让他后来在厦门眼科中心的改制中得心应手。

  上市潮

  陈邦在2003年启动连锁战略,让眼科业务走向全国。他不知道的是,冥冥之中他已打开一家市值超2000亿的眼科企业之门。6年后,爱尔眼科如愿上市,成为A股唯一一家专业眼科上市企业。

  同年,苏庆灿参与厦门眼科中心改制,被视作他破釜沉舟式最后一击。这一次他押上全部身家,成为当时厦门公立医院改制中的先行者。2004年,他以厦门眼科中心为核心,成立华厦眼科。

  这场改制给苏庆灿留下了后遗症,在华厦眼科2021年冲刺上市时,厦门眼科中心改制成为上市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至今仍是争议的焦点。但是,这位莆田仙游籍商人从来只顾闷声赚钱,从不回应。

  2003年,何伟的何氏眼科已经开业8年,作为改开之后国内第一位攻读眼科博士学位的公派留学生,企业上市的欲望还不是那么迫切。因为早年留学期间回国到抚顺义诊,听到一位患白内障的老人说不想活了,才决心回国开办眼科医院。

  作为一名专家技术型企业领军人,他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他看来,眼科医院要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即便是在商业层面也只是追求共同发展。他的选择并不“聪明”,以至于企业创立20多年后才冲刺上市。

  算起来,徐旭阳入局眼科领域最晚,2006年才和广州鑫视康在成都联合创办普瑞眼科。创立之初,徐只是一个持股10%的小股东,之后通过增资、收购等方式,逐步获得企业控制权。

  在这个过程中,徐旭阳还投资入股了德视佳。2012年德视佳进入中国市场,须与中方股东成立合资企业,作为潜在合资股东的徐旭阳被推介至德视佳,协助德视佳在北京、重庆等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他还曾是多家分支机构的高管等。

  2020年,普瑞眼科冲击上市在即,徐不得不卸下德视佳所有职务,同时将所持德视佳股份转让给其Top Good Lnc(开曼)。截至2021年末,徐通过这家离岸企业间接持有德视佳4.05%股权。

  2021年以前,A股和H股两大市场,眼科上市企业仅有爱尔眼科、光正眼科和希玛眼科,其中,爱尔眼科是首发上市,光正眼科为曲线重组,希玛眼科2018年在港股上市。

  2020年下半年,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及华厦眼科开始扎堆冲刺A股、朝聚眼科冲刺港股。

  这些眼科企业上市之后,爱尔眼科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会被打破。

  战国时代

  就在上周,爱尔眼科35亿定增落地,受到广发基金、瑞银及摩根等机构的热捧。早在二季度,张坤、葛兰默契地加仓爱尔眼科,公司股价明显返弹,收复了自一季度以来的跌势。

  更多的原因是,机构看中爱尔作为行业头部的优势和增长空间。从2014年开始,爱尔眼科连续保持6年30%以上净利润增速,近三年净利润增速仍保持在20%以上。去年,公司门诊量1019.61万次,手术量81.73万次,同比分别增长35.07%和17.64%,营收规模超过150亿元,雄踞行业之首,成为众多投资者眼中的大白马。

  眼科赛道堪为黄金赛道,我国约7亿人近视、约3亿人干眼症、1.6亿人白内障,三大患者人群撑起了眼科医疗市场的规模。山西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增至2521.5亿元。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国民营眼科医院从2016年的485家增至2020年的1005家,在国内所有眼科医院里,民营医院占比从2016年的90.3%升至2020年94.7%。另外,眼科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011年的1066家增至2019年10366家,十年增长10倍。

  眼科企业大多各自盘踞一方,区域性属性还相当明显,眼科临床资源发展不均衡,也说明眼科企业还有很大的扩张空间。有了爱尔眼科的示范效应,中小眼科企业开疆拓土意味浓厚,下一个爱尔眼科会是谁?

  爱尔眼科的业务范围着重于华中、长三角,征战全国的意图明显。仅在去年,公司在武汉、汉中、丹东、临沂和重庆、贵州等地开展收并购,将约29家眼科医院部分股权收入囊中。

  其他眼科上市企业也在互相渗透。普瑞眼科2006年进入合肥、2008年在昆明开设医院,2010年进入兰州、2013年进入哈尔滨等。

  朝聚眼科走出内蒙,在华北、长三角区域落子;华厦眼科在国内17个省46个城市开设57家专科医院,全国扩张意味更浓。

  不过,从收入结构来看,上述眼科医院企业还是倚重与大本营市场。比如,2021年,何氏眼科98%收入来自辽宁,华厦眼科有73%收入来自华东,普瑞眼科有29.92%收入来自西南区域。

  所有冲击上市的眼科医院,大部分募资无外乎扩建或者新建眼科医院,在这些硬件背后,其实眼科医生还面临相当大的缺口。据公开资料统计,2019年全国眼科医生仅4.48万人,约每5万人仅有1.6个眼科医生。所以,抢市场的同时,抢人也是重中之中。

  普瑞眼科医院招股书披露,公司执业医师中有70.46%来自公立医院,其中主任医师比例达到43.46%。

  在民营眼科医院当医生相当累。据朝聚眼科披露,2018年-2020年,公司十大医师年均贡献创收过亿元,公司向十大医师(均为全职雇员)支付薪酬总金额分别合计550万元、630万元和790万元。这得每天治多少双眼睛?

  下半场

  不少民营眼科医院创立早期,依赖于白内障手术项目业务发家,在较长时期里,这一业务是它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细心的人可以马上回想起,村里或社区大喇叭对白内障患者声势浩荡的大筛查,始作俑者就是这些民营眼科医院。因为患者众多、医保可以报销,而且一筛查就有,白内障业务成为当时最好做的医疗业务。

  随着医保政策的变化,这一支柱业务收入增速放缓。2021年,爱尔眼科来自白内障项目收入21.91亿元,较上年增长11.73%。第二大民营眼科企业华厦眼科,2020年-2021年,白内障项目收入增速分别为15.24%、-8.51%。

  在这种背景之下,减少对白内障业务的依赖,向能吃的好的屈光业务、视光业务迈进才是财富密码。减少对医保的依赖,真正介入消费医疗,是大势所趋。

  如今,屈光业务是民营眼科医院的重点业务之一,在收入中占比较大。比如普瑞眼科,2021年屈光业务收入8.72亿元,占总收入的51.23%。且手术量年增速在20%以上,超过华厦眼科、爱尔眼科及何氏眼科等。

  华厦眼科屈光手术以中高端为主,手术单价这几年变化不大,2019-2021年分别为10043.77元/眼、10009.32元/眼及9790.26元/眼,同期,手术量从3.79万眼增至7.04万眼。

  去年,国家卫健委披露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成为社会各方重视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每年总体近视率降低0.5至1个百分点的目标之下,带来一个广阔的市场。

  近视患者,如果不做屈光手术,就只能配眼镜,就此形成了眼科医院的视光业务。

  狭义的视光是验光配镜,而对眼部健康管理和预防才是长周期业务。另外,视光业务不同于其他治疗项目,几乎不会有医疗风险,盈利水平高,且易于复制,一个视光医生配几个助手,就可以服务大量顾客。

  验光配镜和近视治疗未纳入医保,而且一些设备投入大,不被公立医院重视。这给民营眼科留足了空间,一边负责眼科疑难杂症,一边从事短平快的视光业务。

  2021年,爱尔眼科视光业务收入33.7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2.52%;何氏眼科历来以视光业务为主,去年该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6.28%,占营业收入的35.97%。另外,普瑞、华厦等几家的视光业务均在增长。

  从整体上来看,眼科确实赚钱,但各企业收入和利润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

  以普瑞眼科为例,2021年,公司收入增速25.54%,归母净利润增速-13.81%,净利率从上年8%降至5.49%。

  这与企业爱打广告无不关系。去年,普瑞眼科广告宣传推广费支出1.79亿元,占总收入的10.47%。且2018年-2020年广告宣传推广费支出占比均在10%以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激石Pepperstone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araat.net/news/785.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国民营眼科江湖暗战” 的相关文章

我,北京人,越南创业三年,目睹河内地价三年翻三倍

我,北京人,越南创业三年,目睹河内地价三年翻三倍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半个月前,老薛从北京回到越南首都河内,继续开展他在当地的工作。落地后,他发了一段小视频,越南时间22点40分 ,画面内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在一条不到5米宽的街道,两侧是灯火通明的商户和坐在街边的食客,一条烟火气十足的夜市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又一个大佬警告:美联储小心重蹈1970年代覆辙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表态将“无条件”对抗通胀,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仍然警告称,美联储可能会陷入1970和1980年代的政策“停停走走”导致通胀继续恶化的陷阱。 当地时间周三,El-Eria...

十大券商2022中期策略:修复行情或继续,稳增长仍是主线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A股市场2022年上半年正式收官。展望下半年,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呢?澎湃新闻记者根据已发布的券商中期策略报告,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A股市场下半年有望震荡上行,修复行情继续。特别是三季度,有望维持在高位...

连续第二天!央行再进行30亿小额逆回购,意味着什么

连续第二天!央行再进行30亿小额逆回购,意味着什么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7月5日周二,中国央行连续第二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今日1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实现净回笼1070亿元,规模为四月份以来最大,本周前两日实现净回笼2040亿元。 图片来源...

美债收益率大跌,关键曲线再度倒挂,“衰退风向标”狂闪

美债收益率大跌,关键曲线再度倒挂,“衰退风向标”狂闪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美国债券市场发出了警告信号,投资者纷纷涌入避险资产,这表明对潜在经济衰退的担忧已笼罩全球市场。 昨日交易盘中,美国债券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跌6个基点,今年第三次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出现倒挂。 10年期...

中国手机在俄市场表现出色,俄专家:很快将占据90%市场份额

激石Pepperstone(http://www.paraat.net/)报道:“小米越南工厂开始运行。”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5日报道,小米近期已经交付了第一批越南制造的智能手机,并将生产委托给香港的DBG科技。小米越南代表表示,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这些设备还将出口到东南亚市场。 根据行业分析公司...